儒道至圣封面图

儒道至圣

永恒之火

玄幻奇幻

767.50 万字

2019-07-19 完结

这是一个读书人掌握天地之力的世界。才气在身,诗可杀敌,词能灭军,文章安天下。秀才提笔,纸上谈兵;举人杀敌,出口成章;进士一怒,唇枪舌剑。圣人驾临,口诛笔伐,可诛人,可判天子无道,以一敌国。此时,圣院把持文位,国君掌官位,十国相争,蛮族虎视,群妖作乱。此时,无唐诗大兴,无宋词鼎盛,无创新文章,百年无新圣。一个默默无闻的寒门子弟,被人砸破头后,挟传世诗词,书惊圣文章,踏上至圣之路。

这本书其实和我推荐的主题不符,在起点已经很火很火了。之所以把它推出来,是因为我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,实在是所得颇多。以才气为刀,言语为剑,颠覆了传统玄幻网文的灵气、元力、斗之力的种种设定模式,让我眼前一亮。不知道有多少书友看过,但是斗胆推一下,相信喜欢尝试新鲜的书友会喜欢的。

----知乎@小七电影说

第一章 寒门子弟

圣元大陆,景国,江州,大源府,济县。

天空一碧如洗,阳光明媚,鸟儿欢快地鸣叫,地面散落着被夜雨打落的树叶和花瓣,春意盎然。

方运浑身发冷,猛地惊醒,睁开眼睛茫然看着周围。

方运发现自己躺在一处小巷的青石板上,地面湿漉漉的,急忙扶着墙站起来,同时感到全身疼痛,火辣辣的。

“我明明记得图书馆里失火,然后我跳楼逃生,怎么会在这里?这是什么地方?”方运疑惑地心想。

方运余光发现身上的衣服不对,低头一看,大惊失色,自己竟然身穿古代的麻布粗衣,衣服上沾着泥水和血迹。自己的胳膊又细又小。

旁边有个小水洼,方运低头一看,水洼倒映出他的容貌。

“这不是十四五岁的我吗?”

突然,方运大脑剧痛,眼冒金星,大量的记忆涌入脑海,他死死地咬着牙,汗水从额头渗出。

不知道过了多久,方运平静下来,眼神无比复杂,慢慢整理多出来的记忆。

“原来这里已经不是地球,是从来没听说过的圣元大陆。这个同样叫方运的少年,已经被人打死。难道我在图书馆里摔死了,然后机缘巧合占据了他的身体?这就是传说中的还魂重生?”

“这个方运最强烈的愿望就是当童生,拥有才气光宗耀祖。这里竟然有‘才气’这种力量,读书人可以通过才气掌控‘天地元气’,获得更加强大的力量,真是闻所未闻。”

“咦?这里的历史……”

方运发现这个世界除了有妖蛮,圣元大陆的历史在商朝之前很正常,但从商朝末年有了巨大的变化。

商朝末年,西伯侯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,观日月星空写成千古奇书《易经》,天降异象,才气灌顶,天封亚圣,出西岐伐纣。

西岐大军势如破竹,多日后到达商朝的国都朝歌城下,城门突然大开,十万妖族、三十万蛮族和百万大商士兵如潮水涌出,包围二十万西岐军士。

商纣王站在城楼上搂着狐妖妲己,大骂西岐军士,尔后下令总攻,眼看西岐军士即将遭遇灭顶之灾,周文王踏青云从天而降。

周文王一身白衣,横眉冷视,历数商纣王十宗大罪,每说一宗罪,大商国运减一成,商纣王老十岁。文王说完,大商国运崩灭,商纣王行将就木,奄奄一息。

周文王的才气化为烈阳,高悬天空,他手捧圣书《易经》诵读,一个个细小的金色文字从口中飞出,越飞越大,最后长成一人大小,无数的金色大字环绕才气烈阳,大放金光,照耀天下。

金光不伤人族,但十万妖族和三十万蛮族突然凄厉哀嚎,身体自内而外裂开,鲜血四溅,陆续死去。

最终,五尊蛮圣俱亡,三大妖圣只逃出一尊。

牧野之上,血流漂杵。

纣王驾崩,百万大商士兵尽降。

后人称赞周文王:只手屠妖蛮,孤身安天下。

后来,周文王传位于武王,潜心研究《易经》,寿命达五百岁。

其后天下再没人有才气,直到孔丘出世。

圣人孔子降生的时候貌丑形异,被弃之荒野,天气十分炎热,苍鹰下落,振翅扇风为他驱赶酷暑,一只母虎把孔子叼进虎窝,用虎奶哺乳,所以后人说孔子是“龙生虎养鹰打扇”。

后来母虎把孔子送还孔母,孔母悉心养育。

孔子的母亲是小妾,在孔父去世后,孔子和母亲被孔父的正妻赶走。

孔子少年时候非常贫困,封圣后曾对弟子说:“吾少也贱,故多能鄙事。”意思是说,他小时候很穷,所以会很多粗活手艺。

孔子年轻的时候很平凡,中年时期才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地方,并周游列国。

老年的孔子回鲁国当官,最后担任鲁国最高官员之一的大司寇,但最后被排挤辞官。

辞官后,孔子重新修订《诗经》《尚书》《礼记》和《乐经》,并为文王的《易经》作序。最后,孔子亲笔编写《春秋》,书成时,才气冲霄,天花乱坠,群星天照,千里云霞,万里雷鸣,天下震动,成就亚圣。

孔子封圣后闭关十年。

不久之后,当年商周之战逃亡的那尊蛇族妖圣经过六百年修炼,更进一步,成为大圣,妄图报文王灭妖蛮之仇,大举入侵。

大圣的力量稍强于人类亚圣,即使当年的周文王也有所不如。

妖蛮联军至玉海城下,万民惊慌。

眼看妖蛮就要攻城,孔子乘坐文宝“列国车”飞来,左手握“春秋书”,右手持“春秋笔”,看到蛇族大圣后微笑道: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,请大圣入我瓮中,烈火烹之。”

百万妖蛮大怒,就见孔子提笔,风起云涌,天地变色,春秋笔连写九个“诛”字,一字一刀,诛杀蛇族大圣,把蛇族大圣一分为十,然后孔子当众烹调,一人吃掉百丈长的蛇族大圣。

在烹调过程中,百万妖蛮联军想要逃跑,孔子随手抛出文宝春秋书,遮天三千里,大书一动,卷杀百万妖蛮。

万民跪伏,口称圣人。

后来孔子创办第一家书院曲阜书院,打破当时的教育垄断,招收普通弟子三万,亲传弟子三千,贤弟子七十二。

所有拜孔子为师的人经过学习后,自然而然拥有才气。

后来孔子更进一步,成就圣人之位,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

圣人洞悉天机,觉察人族暗藏大危机,于是驾列国车,孤身上三蛮、下四海、登五妖山,逼迫妖蛮两族签订千年不战之约。

无人知道孔子上三蛮下四海登五山的具体经过,只知孔子归来后访遍百家,然后一直闭关不出。

孔子闭关后,孟子、荀子、曾子、子思子和颜子五人因得孔子亲传,陆续封半圣,次于亚圣。

儒家门人不再跟其他百家对立,孔子的孙子子思甚至提出“师法百家”的理念,主动向百家请教,并且助百家学习才气,墨家的墨子、法家的韩非子、杂家的吕不韦、农家的许行、兵家的孙子等相继封半圣。

直到汉太祖刘邦斩白蛇妖起义,弟子们才知孔子即将去世。

孔子仙逝时,圣体化为才气烟柱,直冲云霄,历久不散,天下人人可见。三日后,才气烟柱一分为三,一入曲阜书院,一入三万弟子,一入天下。

孟子、荀子、曾子、子思子和颜子等五位半圣因此再进一步,封亚圣。

自此,开启了才气时代。

自此,百家争鸣终归儒。

没了罢黜百家的悲剧,人族大兴。

孔子逝世后,曲阜书院改称“圣院”,地位超然。

圣院逐渐完善才气力量,秉承孔子遗愿,吸收百家精华,唯才是举,创立十文位,分别是童生,秀才,举人,进士,翰林,大学士,大儒,半圣,亚圣,圣人。

读书人的文位越高,才气越多,掌控的天地元气越强。

方运心潮澎湃,没想到竟然有如此神奇的世界。

“只要成为童生就能拥有最基本的‘才气’,同时获得文位天赐,童生的天赐是‘明眸夜视’,在夜里可以视物,晚上不用点油灯就可以读书。而成为秀才后更不得了,能够‘纸上谈兵’,这可不是嘲笑人的话,而是秀才写成的战诗、战词能化字为实,形成强大的力量。等文位高了,有更不可思议的天赐力量。”

方运又想起,圣元大陆同样经历了秦、汉和三国时期,目前圣元大陆共有十个国家。方运通过近期的历史名人,推断出现在圣元大陆大概位于隋唐之前。

方运细数最近封圣的名人。

有“书圣”之称的王羲之借《兰亭集序》《平安帖》《丧乱帖》封半圣,次于亚圣。

有陶渊明凭《桃花源记》《五柳先生传》《归去来兮辞》等封半圣。

有祖冲之凭借《缀术》《大明历》《易义》等封半圣。

有郦道元凭借《水经注》和《本志》封半圣。

有范缜以《神灭论》封大儒,次于半圣。

但是,没有李白!没有杜甫!

没有白居易!没有王昌龄!

没有李商隐!没有温庭筠!

没有王维!没有杜牧!

没有韩愈!没有柳宗元!

没有颜真卿!没有柳公权!

没有苏东坡!没有欧阳修!

没有陆游!没有李清照!

没有陆九渊!没有程颐程颢!没有朱熹!没有王阳明!

但凡隋唐以后的名人一个都没有!

方运深吸一口气,毫无疑问,对于他来说,这或许是最好的时代!

突然,方运面色微变,因为他这才想起现在的身份和今天的日子。

这个方运家境贫寒,父母早亡,家里唯有一个比他大三岁的叫玉环的童养媳。

方家原本买不起童养媳,但玉环当年被父亲带着逃荒,被方家收留。她父亲盗窃方家不多的钱去赌钱,结果输了又出千,被人打得奄奄一息,临死前说把玉环卖给了方家当童养媳,算是还方家的钱。

玉环从小就是美人胚子,成大后更是美丽,被邻里称为“江州西施”,哪怕家里没钱只穿非常简陋的粗布裙,也难掩她的绝世风姿。

父母去世后,方运和玉环相依为命,玉环心灵手巧,靠做针线活赚钱。

方运上午在私塾读书,中午开始在吉祥酒楼当伙计谋生,一心想考童生。

第二章 危机

今天正是本县县试取童生的日子,方运就是考生,不过方运对自己的前途充满绝望。

方运是典型的寒门学子。

那些望族、名门、豪门、封圣世家甚至至高无上的孔府学子,可以不用为吃喝发愁,不为生计家庭分心,但方运不行。

他们可以直接去最好的学堂书院,但方运不行。

他们想请什么样的老师就请什么样的、想什么时候请教老师就什么时候请教,但方运不行。

他们想买什么经、注、传、诠、集等书籍随便买,甚至不用买家里就有,但方运不行。

对方运等寒门学子来说,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了,能读一些书就已经是极限,至于什么金榜题名、什么飞扬青春、什么精彩人生,统统超出寒门子弟的范围。

方运不由自主双拳紧握。

随后,方运发觉自己正身处绝境,现在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担心死后家里人的反应,而是生存。

就在昨夜,原来的方运在回家的路上,被四个蒙面人围殴致死。

“谁想杀那个方运?”

方运很快想到唯一的可能。

清明节之前,方运曾带着自己的童养媳姐姐玉环去五十里外的武侯祠堂上香,求武侯诸葛亮保佑他能通过县试,高中童生。

在回来的路上,两个人碰到一个坐着马车的人。

那人笑着问去武侯祠的路,方运就礼貌地指了方向。

哪知道那人谢过方运后便攀谈起来,并自报家门,名叫柳子诚,三年前高中秀才,而且是大源府赫赫有名的名门柳家长房的人,其兄非常了不起,乃是去年江州的举人第一名,也就是解元。

柳子诚单单是名门还不算什么,但大源府的读书人都知道,大源柳家在京城有一位权势滔天的远房亲戚,左相柳山,景国内阁四相之首,先帝托孤重臣,甚至有人说景国的官员有一半是柳山的门生故旧。

方运最大的愿望也不过是考过县试成为童生,至于通过府试当上秀才对他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,而柳子诚彬彬有礼,气度非凡,又是让人羡慕的秀才,所以方运毫无防备,柳子诚问什么他答什么。

之后方运请教柳子诚如何考县试,柳子诚倾囊相授,方运无比感激。

当得知柳子诚曾经上过三大圣地之一的“书山”、甚至登到第二阁,方运更加敬重柳子诚。

之后柳子诚让自己的马车送方运和玉环回家,一路上两个读书人相谈甚欢,最后甚至称兄道弟。

当晚,柳子诚就在方家住下,秉烛夜谈,让方运更加感激。

第二天,柳子诚留下二十两银票和一封书信离开,信上说他对方运一见如故云云,希望方运收下银票,如果实在不想收,就等金榜题名后还给他。

方运看后心道柳子诚真乃君子。不过他把银票给了玉环,让她收好,坚决不用别人的银票。

哪知玉环却说柳子诚似乎别有用心,但那个方运大怒,斥责玉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。

后来,柳子诚来了几次,陆续送给方运一些书籍,两个人的友情渐深。

玉环说过两次不喜欢柳子诚,都被方运斥责,便再也没有说。

直到有一天,玉环出门买菜的时候遇到地痞,柳子诚恰好路过,于是柳子诚激发文宝“山岳笔”的力量,持剑杀退十余个地痞,救下玉环,让方运感激涕零。

就在半个月前,柳子诚说起方运对玉环的态度,甚至指出方运这种家境只会害了玉环。

方运也自觉亏欠玉环,说自己对不起玉环,所以哪怕亲戚一直劝说也没有跟玉环成亲入洞房,他发过誓等金榜题名一定要风风光光迎娶玉环。

柳子诚问方运有几成把握考童生,要想风光,至少也要成为举人,又有几成把握成为举人?

方运沉默。

于是,柳子诚说他愿意纳玉环为小妾,并愿意出两千两白银的聘礼。

方运愕然看着柳子诚,可仍然没有意识到柳子诚的真正目的。

就在这个时候,玉环走了出来,说出事情经过。

原来柳子诚每次来,都会故意讨好接近玉环,玉环说了偏偏方运不信,于是玉环设计骗柳子诚,说只要他能说服方运,她就嫁给柳子诚当小妾。

柳子诚中计,方运幡然醒悟,大骂柳子诚,并把柳子诚赠送的银票和各种东西扔出门。

柳子诚恼羞成怒,威胁方运,如果方运不在县试前把玉环卖给他当妾,他就让方运一辈子考童生无望。

方运回忆起柳子诚的话。

“给脸不要脸!本公子迎娶玉环当小妾本想成就一段佳话:柳子诚扶助寒门子弟,穷书生托付美童养媳!我已经跟兄长说过我会娶个美妾,他要是看得上我可以送他,你们现在不同意,让我怎么有脸去见他!县试之前若是玉环不从了我,别怪我下黑手!这景国,我们柳家说了算!”

柳子诚说完扬长而去,方运至今都忘不掉柳子诚的大笑声,也忘不掉玉环的那句话。

“我杨玉环生是方家的人,死是方家的魂!”

只是,杨玉环的眼中藏着深深的无奈和悲凉,甚至还有一丝绝望。

那个方运只是羞愧和感动,可现在方运想起当时的场面,杨玉环竟然有一种赴死的悲壮!

方运觉得脑后疼痛,伸手一摸,轻嘶一声,竟然被打破了头。

“我既然活着,柳子诚一定会继续报复!我现在怎么也逃不走,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县试成为童生,有了功名和文位,他在济县绝不敢杀我!童生只相当于‘储备人才’,秀才是基础人才,所以县试是最简单的,只考‘请圣言’和‘诗词’两科,至于‘经义’和‘策论’要等以后再考。”

“圣院大陆的科举跟中国古代有所区别,不过,既来之则安之。”

方运心里想着,往小巷外走去,身体伤势太重,全身疼痛,衣服也湿漉漉的,穿在身上特别难受,但他咬着牙坚持。

走出巷子口,方运迎面见到一个熟人,是和他一起在酒楼做伙计的段虎,比他大四五岁。

方运正要苦笑打招呼,哪知段虎愣了一下,然后露出犹豫之色,压低声音说:“你快回家看看,你家里出事了。”

段虎还想说,五丈外吉祥酒楼门口的甄掌柜大喊:“小虎你皮痒了?快去买菜,晚了我打断你的腿!”

段虎无奈地叹了一口气,向方运做出一副让他小心的眼色,扭头离开。

方运没想到自家也出了事,顾不得跟甄掌柜计较,加快脚步。

哪知甄掌柜幸灾乐祸喊:“我三年前就说过可以买下你家的江州西施,供你读书,现在好了吧?被大源府的柳家盯上,你一文钱也拿不到!咱们全县也只有两个望族,一个名门都没有,柳家可是名门,吃人不吐骨头。看看你一身是伤,是柳家人做的吧?”

甄掌柜身穿绿色的员外袍,头戴黑色瓜皮帽,四十岁出头,一妻两妾,为人刻薄。因为他的姓和“针”字同音,所以酒楼的伙计私底下都叫他“针眼小”。

有次方运见杨玉环太瘦弱,就偷了些客人吃剩下要扔的肉,想要给杨玉环,但被甄掌柜发现,结果甄掌柜夺过肉扔在地上,踩了一脚踢给院子里的狗。

“给狗都不给你!”

方运至今还记得甄掌柜说话时的轻蔑眼神。

方运强忍怒火,继续往前走。

甄掌柜得意洋洋说:“你以为我雇你当伙计是因为你能干?我是为了亲近玉环。可惜玉环鬼迷心窍,始终远离我,我才拿你撒气。既然你得罪了名门柳家,我可不能引火上身,你被辞退了!”

方运停下脚步,转身冷冷地看着甄掌柜,说:“那请甄掌柜把剩下的工钱结了。”

“你得罪了名门柳家,我的酒楼很可能被柳家迁怒,我不让你赔钱不错了,你还想要工钱?滚!你再敢来我的吉祥酒楼,小心我打断你的狗腿!”甄掌柜恶狠狠地瞪着方运。

方运怒视甄掌柜,说:“你的话我记住了,今天欠我的工钱不给,他日我让你千倍偿还!”说完离开。

“穷酸,说大话也不怕闪了舌头!”甄掌柜讥笑一句,进入酒楼。

方运一路咬着牙快走,要回家看看怎么回事,然后带着笔墨去考试,如果不能考中童生,最多三天柳子诚就会第二次下手,到时候他必死无疑!

只要考上童生,方运就暂时安全,就算柳子诚是名门大户,也不敢在济县杀一个有文位的童生。

方运丝毫不在乎路人的眼光,一边走一边消化新得来的记忆,发觉圣元大陆和中国古代差距很大,因为才气的出现,再加上十国相争、妖蛮虎视,实用主义明显占据上风。

比如这里的书生平时都用楷书行书写字,但战场瞬息万变,使用“纸上谈兵”的时候,都会用更简单的草书来尽快完成,导致草书在几百年里不断简化。

这里的科举制度也有很大不同,地球古代科举是从隋朝开始,但这里从汉朝就开始,提前了七八百年,而且科举不是三年一次,而是年年开科举。

圣元大陆的面积也比中国大得多,整整有九十个州,而一州相当于一省。

方运很快发现,自己的额外记忆不仅有圣元大陆的记忆,还有部分是自己从未看过的书,包括诸如《古代状元殿试试卷大全》《春秋谷梁传》《指南录》《朱子五经语类》《三字经》《全唐诗》等等。

第三章 江州西施

脑海中的那些书有的很清晰,但有的很模糊,不过方运感觉那些模糊的地方都可以慢慢回忆起来。

方运不由自主面露喜色。

“考童生有望!”方运在心中呐喊,拳头握得更紧。

不多时,方运来到自家门口,土墙一人多高,三四十个邻居围在院子门口,院子里有人说话。

“方运那小子一晚没回来,肯定是被昨天的雷劈死了,小娘子你就从了我们家少爷吧。柳家几个小少爷都要参加县试,柳家人都不能走,所以少爷不能亲自接您,你千万别生气。您今天要是不走,等明天放榜了,少爷一定会来接您。”

“我生是方家的人,死是方家的鬼!小运要是死了,我就给他陪葬!出去,马上出去!”

“好好好!您千万别冲动,赶紧把剪子拿走,您要是死了,二少爷非得扒了我们的皮不可!”

方运隐约意识到发生了什么,大声道:“让开,让我进去!”

围观的邻居纷纷转身让路,有的人不声不响避开,有的人则一副看好戏的样子,但大多数人都露出同情的神色,几个人甚至七嘴八舌骂柳家的家丁。

“小方你怎么?”

“方运你可回来了,他们也太欺负人了,一定要去衙门告他们!”

“光天化日的要抢人,这是什么世道!”

“大源府的人就可以欺负咱济县的?”

“小方,你身上的伤好像很重,快回屋歇歇。”

方运没有应声,快步走到院门口,就见四个魁梧的大汉正难以置信地望着他,四个人虽然竭力掩饰,可仍然暴露出细微的慌乱。

而在院子的中心,站立着一个少女,她身形纤细娇弱,穿着蓝色的粗布衣裙,打扮异常简朴,但容貌绝美,好似一朵洁白的空谷幽兰立在庭院,方运有种错觉,她仿佛就是这庭院里的明月,哪怕是太阳也无法掩盖她身上的光辉。

她略显疲惫,似乎没睡好,但全身上下打理得干干净净。她的眼睛虽有血丝,但黑白分明,目光清澈如湖,眼神坚定。

直到亲眼看到杨玉环,方运才发现她比记忆里的人美一百倍,怪不得被叫做江州西施。

此时的杨玉环反握剪刀,剪刀的尖已经刺入她白皙的颈部,流出少许鲜血。

“玉环姐!”方运急忙上前。

“小运!”杨玉环又惊又喜,扔下剪子向方运跑过来。

杨玉环看到方运全身是伤,泪水如决堤的洪水流下,一边哭一边问:“你怎么伤得这么重?谁害得你?是不是柳子诚那个畜生?走,我扶你回屋坐好,孙姑姑,你能去请慈生堂的大夫吗?”

“玉环莫慌,我这就去!”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转身往慈生堂跑。

方运急忙说:“别!我要去参加县试,再不去就迟了。玉环姐,你快把我前几天准备的东西拿出来,送我去县文院,我要去考试!”

杨玉环擦着眼泪说:“你都伤成这样了,还说什么县试,不去了!”

“不行,只要我有一口气在,就一定参加县试!玉环姐,平时我都听你的,但今天不行!我已经长大了!”

方运模仿那个方运的语气,平静的看着杨玉环。

杨玉环停止哭泣,惊诧地看着有些陌生的方运,人还是那个人,但无论是气质还是眼神,都有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
这个方运,心有天地!

“我被打醒了。”方运似是解释又像是在自言自语,看向那四个大汉。

昨夜打人的,也是四个人,也是大源府口音。

那四个大汉非常心虚,其中一个假装不耐烦地说:“看什么看?让开!”说完四个人快步离开。

杨玉环看着方运,擦干眼泪冷静下来,说:“好!今天我听你的!但你要等大夫来,敷上伤药,不然你挺不过县试!”

方运知道县试一考就是一天,也是体力活,如果现在直接去了,恐怕真的挺不过去。

“好!”方运看着杨玉环说。

杨玉环发觉方运看她的目光有些特别,不是像以前那样弟弟看姐姐的,而是像一个男人在看一个女人。

“小运真长大了。”杨玉环目光微闪,扶着方运向屋里走去。

慈生堂的大夫前来,看到方运的伤口直皱眉头,得知方运坚持要去考童生,便免了诊金,只收药钱。

在大夫治病的时候,杨玉环离开屋里,不知道去了哪里。

等医生处理完伤口,杨玉环走了进来,背起方运赶考用的书箱,搀扶着方运走到门外。

门外停着一辆杨玉环借来的牛车。

方运心中暖意融融,低声说:“谢谢你,玉环姐。”

杨玉环微微一愣,眼波流离,盈盈一笑道:“跟姐姐客气什么?”

方运暗想不愧是绝世美女,连最细微的举动都有一种天然的魅惑。

杨玉环说着扶方运上车,她坐在车辕后,拿起鞭子,轻轻抽了一下黄牛。

“哞……”黄牛长叫一声,抬起蹄子向前走。

方运静静地看着杨玉环,她已经十九岁,正是最美的时候。

她身上的蓝色布裙洗得有些发白,还有几处补丁,脚下是她自己纳的布鞋,乌黑发亮的头发卷在头上,一根她自己削的木钗格外刺眼。除了和细棍毫无区别的木钗,她全身上下没有一件首饰。

方运心中一酸,有关杨玉环的记忆碎片在脑海中浮现。

方运父母去世那年,杨玉环十二岁,方运九岁。

那时候杨玉环就出落的格外标致,方运家的亲戚帮方运办了葬礼后,几家人就想收养杨玉环,但杨玉环却有个条件,就是连方运一起收养过继,而且要供方运读书,那些亲戚只能纷纷作罢。

那些亲戚大都是普通人家,养两个孩子不难,可要再供方运读书就难了。那几个富户则怕过继为儿子长大要分家产,女儿则不用。

读书就需要上私塾,还需要买笔墨纸砚,更需要买大量的书籍,哪怕借阅也要花钱,要想考上童生,需要看的书太多。这时的书上没有标点符号,没有老师领着读,就算认字也看不懂。读书人要自己标出相当于句号的句读。

那些亲戚虽然不养两个人,但隔三差五接济姐弟俩,让前些年两个人不至于饿死。

等方运到了十二岁,有了力气,就可以四处帮人做活,不再挨饿,但也过不好,因为读书的花销太大了。

杨玉环又像母亲又像姐姐照顾了方运七年,从来没有丝毫的怨言,附近的邻居都特别喜欢杨玉环,都想让她当自己儿媳妇。

现在的杨玉环已经十九岁,这在景国已经是大龄,平常女子大都十六结婚,十九岁还没嫁人的女子不足一成。

方运不是对这个天仙一般的姐姐不动心,只是觉得就这么娶了她对不起她,发誓一定要有功名再风风光光娶她入门,所以两个人至今没有圆房,一直在东西厢房分开睡。

杨玉环对待方运如亲弟弟一般。

最苦的那一年,她每天只喝一碗稀粥,却对方运说自己吃过了,让方运能吃上稀饭。

家里的鸡生的蛋,要么卖掉供方运读书,要么给方运补身子,养鸡五年,杨玉环除了每年春节那天被方运逼着吃鸡蛋,从来不曾主动吃过鸡蛋。

有一次方运吃鸡蛋剥壳没剥干净,杨玉环收拾桌子的时候以为方运不在,偷偷扣下蛋壳上的蛋白吃,却被方运看到。

方运默默回到炕上蒙头大哭,从此以后更加懂事,也更加敬重这个姐姐。

去年两人同时染上很严重的风寒,杨玉环却只给方运买药,等方运病愈,她才用方运剩下的药熬着喝,被方运发现后,她微笑着说她怕苦,熬过多次的药不苦,正好适合她。

那些记忆渐渐融合在一起,方运鼻子发酸,扭头看向别处,等情绪稳定了才回头,再次仔细打量杨玉环。

她虽然穿得破旧,可难掩天生丽质,后颈细腻,皮肤白皙,没有半分瑕疵。

方运的目光落在她的手上,不由自主叹了一口气,她的手比方运都粗糙,还略有些浮肿,能看到许多伤痕。

如果仅仅看这手,没人会相信这手的主人会是一个能跟西施貂蝉相提并论的美女。

但在方运眼中,杨玉环的这双手最美,因为她撑起了这个家!

杨玉环看看向方运,回眸一笑百媚生,双目如水,瞳仁儿黑得能照出人的影子。

“小运,你说过等你中了童生就给姐姐买支银钗,这话算数吗?”

“当然算数,不过考中童生太难。”方运无奈地说。

“我相信我们家小运一定能!不仅能当童生,一定还能中秀才,说不定能当上举人老爷!”

方运微微一愣,才反应过来,杨玉环这不是在没话找话,是听到他刚才叹气,故意开解他。

方运不能让她担心,笑道:“如果我能中童生,那一定是玉环姐的功劳,到了那时候,我一定把玉环姐供起来,天天让你好吃好喝,然后让你天天说我能中秀才。等中了秀才,就让你天天说我能中举人!”

杨玉环忍不住轻声笑起来,露出洁白的牙齿。

“小运,你好像变了个人似的。”杨玉环看着方运,隐隐有些担忧。

第四章 别人家的孩子

方运轻叹一声,说:“我刚才说过,我被彻底打醒了。不过祸兮福之所倚,昨夜我见到一位奇人,他教了我很多东西,以前记不清的都记得,以前不懂的也突然就明白了,好像是开了窍。”

杨玉环半信半疑地看着方运,低声问:“那人是谁?”

“他没说名字,说我算是他半个关门弟子,如果我不能中进士,就不配知道他的名字。”方运深知自己终究变得不同,所以就编了这么一个故事,减轻别人的怀疑。

杨玉环一双美目满是讶异,问:“进士?当进士才能知道他,那他是谁?大学士?大儒?难不成是半圣?”

“那我就不知道了。”方运摇头苦笑。

“既然你有名师指点,那一定能中童生!我回去割二两肉,晚上让你吃个够!”杨玉环高兴地笑起来,她的笑容比春天的阳光更明媚。

“那就多买点,买一斤,干脆再炖只鸡。”方运心知考不中童生必死无疑,多买点就当是最后的奢侈,考中了也不会差这点钱。

杨玉环毫不犹豫点头说:“那就听你的!你是一家之主。”

方运没想到杨玉环不仅人漂亮,还这么懂事,处处维护他的尊严。在她眼里,一天吃这么多已经属于败家,可仍然毫不犹豫,生怕方运自尊心受挫。

方运心中暗叹:“或许她会在心里说,只要再累一点、多吃点苦,就能把这些钱赚回来。这样的女人,怎能辜负。若我能中童生,绝不让她再吃半点苦、受半点累!”

杨玉环从书箱里拿出一张她今早烙好的糖饼,说:“我多烙了两张,你早上没吃饭,现在吃了吧。”

方运接过糖饼,慢慢吃起来。

考试当天的饭总比平时好,中午要留在文院,一边吃饭一边答题,饭和水都要自备。童生试还好写,秀才试要连考三天,吃喝拉睡都在狭小的考房里,身体稍微出点问题都撑不住。

老黄牛一路晃晃悠悠向城东走去,不多时来到文院外。

文院红墙碧瓦,绿树掩映,在晨光下一片生机盎然。

文院外站着黑压压一大片人,有十多岁的孩子,还有头发花白的老人,正排成十排逐渐进入文院,粗粗一看不下两千人,而不排队的家长亲友更多。

方运愣了一下,没想到济县人口不到九万人,考童生的人数竟然能达到两千。

方运知道古代识字率很低,中国古代男人的识字率在10%左右,到了民.国时期也不过只有15%,其中有过半还是需要认字的各种工匠艺人,士子书生的比例还不到5%,可这比例在古代各国中已经是最高的,古代西方贵族大都不识字,大量国家的识字率低于1%。

在方运看来,济县的童生试一次能有三四百人就足够多了,可没想到竟然能有两千人,这个数字太吓人。

而济县是下县,一年也只能录取五十个童生!

方运心中惊讶,没想到自己小看了童生试的激烈程度。

方运很快记起,圣元大陆的人口密度远高于中国古代。

县府根据富裕程度分上中下,而济县是下县,土地资源相对贫乏,可因为有才气的存在,平民只要不偷懒,都饿不死,方运和杨玉环就是最好的例子,哪怕只是两个孩子,也依旧能养活自己甚至能勉强供一个人读书。

圣院大陆的县令等部分官员有一项很重要的职责:助农。

雨少了,当地官员就要举办“祈雨文会”,召集当地有文位的人做祈雨的诗词文章,如果诗词文够好,才气引动天地元气,那么就会下雨。

如果当地的士子祈雨失败,或者天气实在太旱,那么官员就要准备“文宝”和“圣页”等物,消耗才气书写古代名人的名篇祈雨。

雨多了,就会举办“止涝文会”,遇到蝗灾,就要举办“驱蝗文会”,少不得要作驱蝗调、灭蝗曲。

诸如此类文会不胜枚举。

正是才气的功劳,这里的粮食产量远胜于地球古代,养活更多人,再加上文位的吸引力,许多人勒紧腰带也要供孩子读书,所以一县童生试才有这么多人。

“这里,才气是第一生产力。”

方运心里想着,被杨玉环搀扶下车。

附近的考生纷纷看来,认识方运的不多,但江州西施的大名人人都知,哪怕没见过她,此刻也能猜到,因为杨玉环太美了。

许多人蠢蠢欲动,可惜即将开县试,不能节外生枝,他们只好压下才子会佳人的念头。

杨玉环从小被人看惯了,眼中浅浅的羞意一闪即逝,然后毫不在意地扶着方运,替他背着书箱。

众人更加羡慕,这女人真是太贤惠了,恨不得自己变成方运。

“方运!”

“玉环姐!”

就见四个人离开队伍快步走过来,人人背着竹条书箱,除了一个人明显比方运小,另外三个人都比方运大好几岁。

方运只看了一眼,就记起他们是私塾的同窗,一起读书学习三年多,四个人中除了梁远家里开着米店比较富裕,其他人和方运一样都是普通人家。

他们四人的父母健在,家里条件比方运好,可从来没有瞧不起方运,相互间的感情很真挚,只是十二岁的葛小毛曾红着脸说过交好方运是为了能多看看玉环姐。

“方运你怎么了?”梁远在五人中最高,几步蹿了过来,皱眉打量方运。

方运虽然换上干净的衣服,可头上包着药布,脸上有明显的淤青和伤口。

方运微笑道:“昨夜下雨路滑摔倒,都是小伤,不影响考试。”

葛小毛担心地说:“都伤成这样还不碍事?真的能行?”

方运半开玩笑道:“孟子云: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。我在临考前遇险阻,又遇老师教诲,可见天必将降大任于我。”

“老师?孙先生特地指导过你?”梁远好奇地问。

“不是孙先生,是另一位你们不认识的老师。不说这个,我们排队进文院。玉环姐,书箱我来背。”

人高马大的梁远却抢过书箱,说:“我帮你拎,走吧。”

另一个同窗陆展扶着方运,辞别杨玉环,排队进文院。

方运四处打量,那个方运去年也考过童生,可他还是第一次来。

葛小毛小声埋怨:“我才十二岁,来了也是浪费钱。做个歪诗还行,可‘请圣言’太难了。除了十三经,还有一些众圣的著作。自孔夫子封圣至今已过千年,封圣者数十,‘请圣言’选考多位先圣的著作,我上了五年私塾,不过背诵了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易经》《周礼》和《春秋》,怎么也考不上童生啊。”

方运知道所谓的“请圣言”类似后世的问答、填空和默写,让考生根据提示去补写前文或后文,有的甚至要默写一整章。

这让方运想起了唐朝的科举。

中国唐朝科举考“帖经”,帖经是录取考生的重要科目,就是抄录经书中的几句话,然后遮住几个字,让考生填上,比请圣言还要简单。

唐诗之所以兴盛,主要原因是唐朝科举还考词赋,而且所占比重极大。

在圣元大陆,圣院发现诗词和才气最为契合,尤其是能传世的战诗战词,影响人族兴衰,所以科举必考诗词,而边塞诗是重中之重。

梁远笑着说:“你年纪小,让你来不是为功名,而是为了长见识,尽力而为即可。童生试的‘请圣言’一出就是三十张试卷,府试考秀才的‘请圣言’更是达到一百张,戏称考百页死耕牛,怎么可能全答对?”

陆展道:“小毛你不要气馁,除了四大才子,没人能答对童生试所有的‘请圣言’,我们也不能,更何况你。好在童生试要考的范围较小。秀才试的‘请圣言’才刁钻古怪,科举数百年连历代才子都无一人答对,哪怕那些最终封圣的先贤。”

葛小毛松了口气,说:“梁远,这次童生试全靠你了,孙先生的弟子这些年一直没人中童生,别的私塾的人都笑话我们。咱们比不上那位过目不忘的神童方仲永,可不能被别人比下去!希望列祖列宗众圣保佑。”

“你呀!”梁远失笑摇头。

方运听到方仲永这个名字稍稍一愣。

就在这时,附近有人突然大声说:“方仲永来了。”

众人立刻循声望去,就见一个年约十三四岁的少年从一辆马车上下来,少年面容严肃,没有丝毫的稚气,目光没有丝毫神童应该有的灵动,看着比同龄人稳重。

随后一个身穿华丽锦袍的中年人得意洋洋从车上下来,不少父母立刻上前恭维那中年人。

文院面前的考生和考生亲友足有三四千人,方仲永父子一到,大部分人停止说话,看向方仲永父子。

方运没想到同是姓方,这对父子竟然这么耀眼。

方运认得方仲永和他父亲方礼,那是他的远房亲戚,论辈分方运是神童方仲永的叔叔,只不过两家关系太远,没有来往过。

葛小毛羡慕地说:“方仲永的神童之名在济县还要超过玉环姐的美名,他不仅过目不忘,吟诗作对也远超我等。他父亲说他在十岁那年就能考上童生,之所以在今年第一次参加童生试,是厚积薄发,为了争童生第一当‘案首’。”

“此次案首非他莫属了,案首可免试入大源府的府文院,那可是一府之内最好的学堂,比咱们的私塾不知道好多少倍。”梁远说。

第五章 入考房

陆展不悦地说:“他只是才思敏捷,离过目不忘差得远,那可要到进士才能做到。再说江州下辖九府,大源府文院不过是其一。他倘若真是天纵奇才,州文院的‘院君’李大学士必然破格收他入州文院,以童生的身份和全州最顶尖的秀才举人一起读书!你们认为可能吗?李大学士可是和州牧一样是三品大员,文位甚至还要高,负责一州数千万人的教化,没有他的认可,谁也不配当神童!”

众人暗笑,去年方仲永去过陆家镇,恰逢陆家镇举办一个小型诗会,结果方礼就让方仲永在诗会作诗,力压在场的读书人,让陆家镇的学子脸上无光。陆展就在其中,不止一次对方仲永不服气。

梁远低声说:“陆展说的也有道理,方仲永毕竟年纪太小,最好的一首诗也不过是‘出县’的层次,还没有到‘达府’的层次,不过假以时日,或许会有更高的成就。”

陆展又说:“对!他至少有一篇诗文超过达府到‘鸣州’才算神童,至于‘镇国’乃至更高的境界,那就不是我们可以谈论的了。”

县,府,州,国,一级比一级大,这是圣元大陆通用的行政区域划分。

葛小毛小声说:“其实诗文出县也不错了,很多秀才一辈子都写不出出县的诗文,就算举人能诗成出县,也足以举办一次宴会庆贺。”

一直没说话的卢霖沉声说:“蛮族作乱,庆国虎视,与其争名夺利,不若苦思抵御外侮!”

陆展和葛小毛露出惭愧之色,梁远微笑说:“卢石头,我们不过说说而已,你不要这么正经。”

“唉,边兵跟草蛮的战事屡屡失利,柳……某些人却为一己私欲置国家危难于不顾!我若能考中秀才,必然持笔从军,不为报效朝廷,只为我人族子民!”

卢霖一番话说的慷慨激昂,附近鸦雀无声,除了少数人嘲笑,大多数人都面带敬佩之色。

圣元大陆有三蛮,分别是草蛮、沙蛮和林蛮,而三蛮又有各族,诸如狼蛮、虎蛮等,相传是妖族和人族杂交的后裔。

方运仔细看了一眼卢霖,浓眉大眼,国字脸方方正正,这人也是私塾里最有正气的人,当年方运刚入私塾的时候有人欺负他,多亏卢霖伸出援手。

五个人里卢霖虽然话不多,但最让人敬重。

不过,哪怕是他也不敢当众骂左相柳山。

卢霖说完看了看方运。

方运一愣,意识到自己出了纰漏,以前的方运虽然不如卢霖这么刚正,但因为家境贫寒,深知人间疾苦,一心想要考取功名然后安邦定国,是个铁杆的主战派。

方运立刻说:“卢霖说的是,男子汉当志在沙场,马革裹尸!”

卢霖露出赞许之色,梁远笑道:“方运你拍马屁的水平越来越高了。”

其余人轻笑。

众人一边聊着,一边随着队伍向前,方运很少说话,他一直在消化记忆。

走到文院门口,两个面无表情的士兵站在那里,其中一个向方运伸出去。

“考牌,文书。”

梁远把书箱递给方运,方运打开书箱,先拿出最上面的木质考牌和身份文书递给一个士兵,又把书箱递给另一个士兵。

右面士兵接过书箱翻看,里面有毛笔、墨锭、砚台、笔筒、笔架、镇纸、盛水竹筒、糖饼布包等物,士兵点了一下头,把书箱递给方运。

左面的士兵看了一眼考牌,又看着身份文书,上面画了一张方运报考时的画像,又用文字描述了方运的体态外貌,他看着方运对照,最后目光落在包裹方运头部包扎好的药布。

“怎么回事?你就是那个坐牛车来的?”士兵一脸严肃问。

方运答道:“昨夜遇四个大源府口音的歹人袭击,幸好捡回一条命,包扎伤口的是慈生堂的李大夫,他可以为我作证。”

士兵点点头,说:“每次科举都有三位先圣坐镇圣院,俯察天下,无人可以瞒过圣目,你自己知道后果。”

“小生知道。”

士兵把考牌和文书递给方运,放方运进去。

方运的好友这才知道方运竟然被人打了,非常生气,可这里是文院,不敢作声,只能把愤怒压在心底。

文院正门之后的广场宽阔,方运稍稍抬头,就见近处的天空蔚蓝无云,这片蓝天呈不规则的圆形,圆形之外乌云密布,依旧在下雨,仿佛有一种恢宏的伟力驱散附近的乌云,保证考试顺利。

等两千名考生全都进入圣院后,一起走到圣庙前,考生两侧站着士兵衙役,前面是本地官员,众人最前面是县令、县文院院君、府文院学正共三位县试考官。

在圣元大陆上,“文院”是极为重要的体系,和军方、文官并称各国三大体系,负责教化万民,负责科举,也是各地最好的学校,一旦和妖蛮交战,文院的师生会赶赴战场。

在县级或府级,院君地位大都略次于县令或知府,但在各州,州院君论官位和州牧等同,论文位往往超出,整体地位也超过州牧。

国文院又称“学宫”,掌管学宫的必然是内阁四相之一的“文相”,又称“代夫子”,因为有资格称“夫子”的只有孔子一人,乃天下师。

所有文院学宫的真正掌管者只有孔子一人,院君也好,文相也罢,不过是代孔子管理文院学宫。

文院是圣人讲经之地,而各衙门只是国君朝廷的一部分,在许多读书人心里,文院地位更高。

三位考官之前立着一座半人高的铜香炉,三支粗大的香正冒着青烟。

铜香炉之前是圣庙,红墙黑檐,朱门赤柱。

最里面有一尊孔子立像,孔子立像之下是较小的六位亚圣立像,分别是周文王、孟子、荀子、曾子、子思子和颜子。

在两位亚圣立像下,则竖立着几十位半圣的圣牌。

方运诧异地看着圣庙,他可以清晰地感应到这座建筑散发着一种实质但无形的力量,有山岳之威,碧海之阔。

“那恐怕就是圣庙蕴含的才气,也是驱散乌云的力量。”方运暗想。

县令高喊:“拜圣人!”

所有人弯腰行礼参拜。

县院君高喊:“拜亚圣!”

众人再鞠躬。

“拜众圣!”府学正高喊。

众人第三拜。

接着县院君诵读《祭众圣文》。

方运记忆里有这篇文,原为半圣董仲舒所作,文中列出每一位众圣的名字和一句概括,董仲舒去世后由孔子的嫡系后代“衍圣公”添加。

接着,府文院学正宣读考场规矩。

最后,县令宣布开考,众考生在衙役的带领下根据自己考牌的号码步入考房。

方运仔细看了一眼自己的考牌,上面写着“地丁辰三”,然后背着书箱慢慢寻找。

考房是一排排连在一起的小屋子,每两排之间的道路足够两辆马车并行。

考房坐北朝南,屋高不足一丈,方运如果进入里面平伸两臂就能碰到东西两面的墙壁,非常狭窄。

里面有一张桌子、一把椅子和一个马桶,桌子上有个盛着清水的笔洗,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。

方运找到自己的考房,站在门口看了看,从坐下开始,无论发生了什么事,一旦离开考房就视为考试结束,不可重新进入考房。

方运不由得紧握双拳,慢慢走进考房。

“我一定可以!”方运在心中坚定地说。

方运静静地坐着,抬起头看向天空,由于被屋檐挡着,只能看到小半个太阳。

文院内的阳光变得格外柔和,方运哪怕直视太阳也没有任何不适。

方运想起圣庙的才气气息,对这种神秘的力量更加渴望。

东面传来马车声,越来越近。

不多时,一辆马车缓缓出现在考房前,一个人从马车上拿出一叠微黄的纸递过来。

方运站起来,双手接过试卷,说:“谢谢。”

那送卷人点了一下头,看了一眼方运,继续给下一个考生发卷。

方运把试卷放在桌子坐下,看着既熟悉又陌生的试卷,露出古怪的苦笑。

“哪怕到了异界也摆脱不了考试,前生就不是学霸,希望此生不会成为学渣。”

方运心里想着,没有立即动笔,而是先翻看试卷。

他曾看过一个故事,一些人参加考试,试题非常多,可只考十分钟,不可能答得完,还多人急忙开始答题,希望尽量多写一些。

但是,试卷的最后一道题却写着:只答最后一道题。

方运看过这个故事后,每次考试都检查一下各张试卷,不是看最后一道题,而是仔细看有没有破损错漏。

有一次考试方运发现了第二张试卷有问题,提前让老师换了,如果等答完第一张卷再换,会耽误不少时间。

有了一次甜头,方运就养成了习惯。

试卷比方运以前考试的试卷大一些,共有四十页,三十页上印着考题,另外十张是空白,若前面的考题试卷出了问题,考生可手动重新抄写整张试卷。

纸张和印刷质量极好,仅落后地球水平几十年,方运毫不奇怪,这可是才气的世界,如果在笔墨纸砚印刷等基础方面落后,早就被妖蛮消灭。

方运粗粗看完,有了大概。

试卷前三张是考部分众圣的生平或事迹,其中圣人孔子和六位亚圣必考,看似简单,但答案必须是众圣经典中的文字,不能用自己的话回答,否则就不是请圣言。

再三张是考众圣的诗词歌赋。

其后十五张是各出一句话,然后填上前面或后面的原文。

最后的九张全都是默写大段甚至整章的众圣著作。

 

未完待续。。。

 

试读到这里就结束啦,如果您喜欢,可以自行前往其它网站下载阅读,关注我,不迷路,定时推送,不再书荒,微信搜索公众号“经典完结小说”,欢迎订阅关注哦~


置顶